心血管内科自心脏介入手术成功开展以来,捷报频传,受惠患者的笑靥将三月的天空映照的格外灿烂。最近科室完美地实施了一例高难度的慢性完全闭塞型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标志着我院的介入治疗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男,74岁,主因“反复胸闷10余年,加重4月”于2008年3月18日入院。患者近10年来反复出现胸闷不适,以活动及情绪激动时明显,休息或含服“复方丹参滴丸”约数分钟至半小时可缓解。近4月来上述症状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住院后在耐心细致的病史询问后,我们发现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够,自认为是年龄大,体质减弱所致。在印茂峰主任组织的病例讨论后得出结论:冠心病基本明确,且患者近期有反复加重病史,有行冠脉造影检查指征。反复与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终于同意于3月20日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冠心病三支病变,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前降支近节段狭窄50%,第一间隔支,第二间隔支开口局限性狭窄90%,回旋支中段75%节段性狭窄,右冠近段50%-60%节段性狭窄,中段100%闭塞,可见前降支向右冠发出侧支循环。

  好险!假如供应侧支循环的血管发生闭塞,双侧的冠脉供血都将中断,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有强烈的支架置入术指征。术后与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该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在印茂峰主任及全科医护人员晓之以礼,动之以情的劝说下,病人终于同意并主动配合行PCI术。

  现全球慢性完全闭塞型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再通成功率仍较底,且材料消耗大,X线暴光时间长,对术者的技术、知识及对器材的选择和操作都有很高的要求,在三级医院均属高难度手术。虽然患者慢性完全闭塞血管被疏通后,可能没有显著的即时受益表现,但远期疗效肯定,如果几年后,该患者的原供应侧支循环的前降支发生闭塞,那么该血管会从已开通的血管方向获得有效的血液供应,使患者得以生存,再次撑起生命的天空。印茂峰主任及全科医护人员顿时备感责任和挑战,在反复研究和讨论该患者的冠脉记录后,认为本院完全有能力、有技术、有条件解决这类复杂病变。2008年3月22日9:40分,一切准备就绪,湘雅三医院导管室主任曹宇教授亲自坐镇,导管室内紧张的氛围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印茂峰主任、曹宇教授、秦海斌医师、邱建喜医师的情绪。他们一边与患者交流,稳定患者情绪,一边稳健娴熟的操作。心电监测,有创压力监测,穿刺,鞘管,造影导丝,指引导管快速到位,下一步,指引导丝能否成功的通过闭塞病变将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寂静!只有清晰可闻的呼吸和监护仪那悦耳的滴答,导管支撑力不够,深插!导丝进入分支,回撤!导丝时而快速旋转,时而极其缓慢的前进,1毫米……又1毫米,终于乖巧地到达右冠远端,造影证实位于真腔内。胜利的号角在吹响,最坚固的堡垒已经成功突破,最终我们在右冠置入4.0*29mm和4.0*18mm支架两枚,再次更换指引导管,重新置入导丝到回旋支远端,置入2.75*24mm支架一枚,重复造影显示残余狭窄0%,前向血流TIMI-3级。上午10:45手术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总手术时间1小时零5分,远远小于我们术前预测的2-3小时。现患者恢复好,未再诉胸闷不适,并准备近日出院。患者的喜悦和家属的感激再次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再次让我们找到了医师最欣慰的职业成就感。

  杨利凯院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又在耳边响起:一切皆有可能!事实证明了以杨院长为核心的院领导决策的英明,他们引领了时代的潮流,为医院的持久发展指明了道路。相信导管室在院领导和印茂峰主任的带领下,必将会成为我院飞速发展的强力引擎,必将会推动我院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展。

  (心血管内科 秦海斌 彭凤供稿)